“女真”就是“女直”。女真一词多义。它既是民族名也是部落名,又有女真国称谓,其地域范围大致为今吉林、黑龙江一带。隋唐时期,该地称黑水靺鞨。魏晋谓之勿吉,东汉称挹娄,先秦为古肃慎。它始终是中原政权属地,历代皆来朝贡。因其位于中原边塞之外,其部族时有犯边侵扰,故而又屡被征剿。
女真称谓始于五代时期。《旧五代史.周书.世宗纪第六》:“显德六年春正月……女真国遣使贡献。”此为“女真”首次见诸正史。一说“女真”为古肃慎之转音,或可信。其时女真分南北两部。混同江以南称熟女真,江北称生女真。熟女真归属契丹国。清阿桂《钦定满洲源流考.完颜.五代》注云:“按满洲语称,国初所属曰‘佛满珠’,谓旧满洲也。新附编入旗分者曰‘伊徹满珠’,谓新满洲也。此所云生熟,盖即新旧之意。”清人把早期的生熟女真训解后来的新旧满洲。
辽圣宗耶律隆绪驾崩以后,其长子兴宗即位。辽兴宗名耶律宗真,女真之真犯其名讳,遂命女真改称女直。《元史.地理志二》:“初号女真,后避讳辽兴宗讳,改曰女直。”《续通鉴.宋纪三十九.仁宗明道二年》:“女直即女真,避辽主名,改称女直。”宋仁宗明道二年(1033)系辽兴宗重熙二年。该年后,女真改称女直。
明太祖朱元璋立国成大一统。永乐初,于该地设奴儿干都司,下设建州等二百馀个卫所统辖女直等地域。遂又有建州女直、海西女直、野人女直等分法与称谓。野人女直在极东濒临大海处。海西为元代行政区域名,属辽阳等处行中书省。建州女直即今吉林市一带。又二百多年后,清太祖于建州卫起事。随着努尔哈赤将“后金”改为“大清”,女真、女直称谓亦改称满洲。